澳门小赌攻略_澳门赌场app-【官网直营】

图片

主动问需精准回应 成都“服务”为翼助企“腾飞”

2024-05-22 20:48 来源:新华网
查看余下全文
(责任编辑:符仲明)
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
当前位置     首页 > 新闻 > 国内时政更多新闻 > 正文
中经搜索

主动问需精准回应 成都“服务”为翼助企“腾飞”

2024年05月22日 20:48   来源:新华网   

   新华社成都5月22日电 题:主动问需精准回应 成都“服务”为翼助企“腾飞”

   新华社记者董小红、李倩薇

   “民企会客厅”为企业面对面答疑解惑,创设智慧平台让“政策找企业”,以“最多跑一次”促进“一网通办”……近期,四川成都市坚持问题导向、需求导向,不断优化营商环境,瞄准解决企业痛点、堵点,让民营企业发展“轻装上阵”。

   企业和部门“蓉易见”

   “成都在培育专精特新‘小巨人’企业方面有哪些具体政策?”

   “在支持民企融资和上市方面,有哪些举措?”

   点对点答疑、面对面解惑,40名民营企业负责人和近20名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围坐摆“龙门阵”,这是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举办的第二期“蓉易见·民企会客厅”现场。

  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举办的第二期“蓉易见·民企会客厅”现场。新华社记者董小红 摄

   作为第一个提问的企业家,成都华兴汇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鹏仔细聆听之余,还认真记了好几页笔记。钱鹏所在企业成立于2016年,2023年产值超过4亿元,正处于“爬坡过坎”的关键期。“这场见面会非常及时,帮我们现场解决了很多困惑。”钱鹏说。

   面对面是开端,服务不止于一时。“企业有什么问题随时提出来,能现场解答的马上解答,不能及时解决的我们将建立台账,形成全生命周期的诉求服务解决机制,随时跟进沟通。”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向彬说。

   记者在现场看到,参加此次见面会的不仅有大企业,还有不少中小微企业。

   成都利路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智慧显示领域的中小微企业,走进会场前,该公司董事长黄吉涛还有点忐忑,见面会结束后,他不仅打消了顾虑,还了解到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——近期出台的成都“民营经济55条”支持民企参与政府采购,中小微企业将迎来更多参与政府采购的机遇。

   “政府将在采购领域为中小微企业‘留单子’,这给了我们很强的信心。”黄吉涛说。

   “企业和部门直面问题,坦诚沟通,见面会很实用、很实在。”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克坚忍不住点赞。

   “企业找政策”变为“政策找企业”

   “最近,公司账户收到了高新技术企业奖补资金20万元,可以说是‘秒到账’,非常方便。”成都渔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斌说。

   这是成都新津区创设智慧平台让“政策找企业”的一个缩影。

   过去,企业想要拿到政策奖补资金,要留意政府下发的申报通知,等企业收到通知时,常常发现申报截止日期都快过了。为了破解这一顽疾,成都新津区创新推行“免申即享”“易申快享”举措,让“企业找政策”变为“政策找企业”。

   “如今,政府通过智慧平台主动提醒我们领取奖补资金,企业在手机或电脑上一键确认后,资金很快就能自动到账,大大减轻了企业的申报负担。”陈斌说。

   “依托‘智慧新津’数据平台,我们建立了企业数据库,对企业进行了精准画像。”成都新津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新津区相关部门还对惠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拆解,建立了政策数据库,通过“政策找企业”智慧应用场景,向企业智能推送适配政策和预估享受金额,政策推送精准度平均达80%以上,重点企业可达90%以上,让惠企政策的兑现实现“企业零跑路、政策精准享”。

   “以前要研究核对各类惠企政策,现在一键搞定,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,我们心里也踏实。”新措施落地后,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宗岚感觉轻松多了。

   自今年4月9日上线试运行以来,成都新津区“政策找企业”平台已先后完成两批“免申即享”惠企政策兑现,203家当地企业受惠,兑付资金达4399万元。

   服务升级助力发展提速

   “以前要10多天,现在1天就办完了,最多跑一次就行。”近日,在成都简阳市政务服务中心,成都普正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先生“一次性”领到了工程审批文件。

   在成都简阳市政务服务中心,行政审批工作人员正在为企业服务。(曹礼芹 摄)

   “我们企业专注新能源领域的精密仪器生产,现在急着建设新的制造基地,项目总投资50亿元,项目一期计划今年内建成投用。如今,审批流程更便捷,为企业争取到了宝贵的项目建设时间。”张先生说。

   从耗费10多天到只需1天,从跑多个窗口到只跑一个窗口,从跑好几趟到一次办好,这些“加速”变化的背后,是成都市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。

   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,统筹推进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、政策要素“一网通享”、企业诉求“一键回应”……服务升级助推成都民营经济规模持续提升。

   2023年,成都经营主体总量超过389万户。今年1至3月,成都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780.92亿元、同比增长5.0%,占GDP比重达50.4%。

   “有了更实在的政策支持和更便捷的服务保障,相信今年企业发展会更上一层楼。”成都美中美涂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吕跃文说。

(责任编辑:符仲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