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门小赌攻略_澳门赌场app-【官网直营】

图片
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

碳普惠:人人皆可为,人人皆愿为

2022年06月28日 07:22   来源:解放日报   

  ■张惠虹

 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人均碳排放水平呈快速增长态势,城市小微企业和城乡居民生活、消费领域已然成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增长的重要领域。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、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,需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,从生产、生活和消费中寻找绿色发展的机遇、动力。

  近年来,为了激活公众节能减排的积极性,让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绿色低碳全民行动,实现“人人皆可为,人人皆愿为”,“碳普惠”伴随“互联网+”浪潮应运而生。

  “碳普惠”是一项创新性自愿减排机制。它巧妙利用“互联网+大数据+碳金融”的方式,通过构建一套公民碳减排“可记录、可衡量、有收益、被认同”的机制,对小微企业、社区家庭和个人的节能减碳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并赋予一定价值,从而建立起以商业激励、政策鼓励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的正向引导机制,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加入全民减排行动。

  在“碳普惠”的机制设计中,生态文明教育元素无处不在。以“低碳星球”小程序为例,它在九大主题星球中,以3D建模风格和养成系玩法吸引用户,与乘车码、地图平台打通,鼓励用户选择公交车、地铁等绿色出行方式进行减碳、获取个人积分。同时,每个主题的“低碳星球”里还设置了彩蛋,用户可在打卡低碳趣味知识中提升低碳意识。

  “低碳星球”通过多重激励,引导人们更多地践行低碳环保,最终将其减排量集腋成裘,并参与碳交易市场核证减排交易,对其权益进行核算和兑现,切实体现了节能减排“人人有责、人人有利、人人有权”。

  从“碳普惠”可以窥见,以互联网为纽带的信息技术与生态文明教育深度融合,带来的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,还有望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发生突破性改变。

  打破“校内校外”的教育形态,实现无边界学习——

  传统教育模式以课堂、校园为边界,分为在校的正规教育和学历教育之外的非正规教育。智能时代学校和教育机构不再是封闭的社会单元,而是通过网络汇聚形成集体智慧聚变的节点,对个性化教育服务和获取更多的终身学习资源、机会有更多需求。

  “碳普惠”依托移动设备、互联网技术,改变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,使得生态文明教育可以随时随地进行,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更大规模、更低成本、更有效分享,实现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融合、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融合,真正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体系,从而显著提高学习的动力、效率和质量。

  打通“知行合一”的教育流程,实现沉浸式体验——

  生态文明教育是实践性较强的教育类型。此前的一些环境宣教活动,更多停留在“给”和“喂”,被教育者往往陷入“知易行难”或环保“三分钟热度”等困境。如果生态文明知识的习得不能真正转化为内在意识和自觉行动,那就很难说生态文明教育是成功的。

  “碳普惠”将知识蕴含于低碳生活的“小事”中。无论是节约用水、用电还是少用塑料袋、多植树播绿,无论是垃圾分类还是废旧物品再利用,无论是不随手乱扔垃圾还是低碳出行……每个举手之劳都可以直接换算成碳排放,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绿色发展理念,进而不断增加生态文明教育的趣味性、体验性,在实际场景中培养和磨炼学习者的能力、素养和态度。

  打造“共建共享”的普惠模式,实现全民性参与——

  在“互联网+”时代,不仅政府和学校、校外教育机构能够提供教育教学服务,广泛的社会力量也得以动员组织起来。互联网有望促进公众环境意识的进一步觉醒,让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更加多元、更加自主和更加开放。

  新形势下,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无处不在、参与无处不在、监督无处不在。“碳普惠”则进一步让公众在参与中得到实惠,并对公众参与建立更有效的激励反馈机制。

  比如,在一些省市,市民绿色出行后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碳交易“变现”,获取相应奖品。这种通过市场机制而非行政命令,来激发全社会参与碳减排、宣扬绿色低碳文化风尚的做法,可以说让绿色出行的好处真正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。

  打开“产业融合”的运行机制,实现市场化运作——

  在构建政府为主导、企业为主体、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中,“碳普惠”可以发挥更大作用。

  作为致力于塑造新型低碳发展共享业态的一种制度设计,“碳普惠”既能够促进公众低碳消费意识觉醒,又可以将商家与主要消费人群衔接起来,从消费端促进生产端绿色转型升级。

  以“蚂蚁森林”为例,它将支付、征信、担保等金融属性与低碳场景相结合,使得“蚂蚁森林”低碳场景更具有生命力,以“支付获取绿色能量”作为支点,有力撬动了绿色消费。

  在“6·18”“双11”等线上促销活动中,消费者购买有“绿色”标识的绿色低碳产品可获取“绿色能量”,为商家和消费者嫁接起绿色消费的“桥梁”,也成为向消费者宣传、推广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的重要方式。

  在上海,有关方面正在尝试开发基于“碳普惠”减排量的各类质押等金融服务,盘活企业及个人等各类主体拥有的碳资产。期待这一兼具消费驱动、产业链相关方参与的生态文明教育供给新模式,可以更好发挥公共选择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协同作用。

  总之,借助数字化、绿色化叠加共融的“碳普惠”,我们有望迎来一个普惠大众的生态文明时代。

  (作者为复旦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研究员)

(责任编辑:杨秀峰)

精彩图片